12月9日AI資訊

本篇文章涵蓋了有關最新AI技術的各種突破與發展,從語音克隆到視頻生成器的新功能更新,旨在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AI新聞概覽。

🔍 Auto-RAG:迭代式RAG模型

利用LLM的推理能力自主迭代,無需人工規則或少樣本提示,完全依靠LLM的決策能力,通過多輪對話方式與檢索器交互,持續優化檢索查詢。在6個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色。

💼 DataLab:集成了LLM的統一BI平台

騰訊發布的DataLab在其真實數據集上表現優異,集成了LLM,整合企業知識庫,實現了基於單元格的上下文管理策略。只有論文,未開源。

🎥 廣電總局發布“管理提示”整治AI“魔改”現象

廣電總局針對AI“魔改”視頻現象發布管理提示,強調治理措施以保護經典文化。近期多部經典影視劇被惡搞改編,引發公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。管理要求各省局督促短視頻平台清理相關內容,並落實生成式AI內容審核,以防止誤導和侵權。

🔊 海螺AI海外版上線超強AI語音克隆功能

海螺AI最近推出了其海外版的音頻克隆模塊,用戶只需10到60秒的音頻樣本即可完美復刻自己的聲音。這一技術突破在中文語音克隆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,許多用戶對其出色的音頻克隆效果感到驚喜。該系統不僅操作簡單,還支持多種語言和情緒選擇,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。

🎭 Runway Act One更新

Runway Act One的最新更新為視頻製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,允許用戶將自己的表演和聲音直接應用於其他視頻角色,實現完美同步。這一技術突破不僅降低了創作門檻,還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,創作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試鏡和表演轉移。

📹 OpenAI 即將發布全新 Sora 視頻生成器

OpenAI 最近在倫敦 C21Media 大會上宣布即將推出更新版的 Sora 視頻生成器,該版本將支持文字、圖像和視頻的多種生成方式,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視頻創作體驗。新版本在效率和速度上都有顯著提升,預計將在12月的冬季推廣活動中正式發布,同時可能還會推出 GPT-4.5等其他新功能。

✨ VISION XL模糊視頻一鍵變清晰

隨著科技的進步,VISION XL作為一款視頻修復和超分辨率工具,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易用性脫穎而出。它不僅能夠修復視頻缺失部分和去除模糊,還能顯著提升視頻清晰度,最高可達四倍超分辨率。其基於潛在擴散模型的處理框架,減少了對額外預訓練模塊的依賴,使得高分辨率視頻的處理效率大幅提升。

🖼️ 馬斯克旗下社交網絡平台X上線圖像生成器Aurora

埃隆·馬斯克的社交網絡X最近推出了新圖像生成器Aurora,旨在創造照片般真實的圖像。儘管上線後不久部分用戶無法訪問該功能,Aurora仍然允許用戶生成包括米老鼠在內的公共和版權人物圖像,且沒有限制。該工具在生成靜物和景觀圖像方面表現出色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,如圖像中的物體融合不自然和人像缺少手指等問題。

👑 谷歌新發布Gemini-Exp-1206模型

谷歌最新推出的Gemini-Exp-1206模型在生成AI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,憑藉1379的高分在LMArena排行榜上超越了ChatGPT-4.0的1366分,展現了其卓越的綜合能力。儘管Gemini-Exp-1206在多項評估中表現出色,但在投票數量上仍落後於ChatGPT-4.0,顯示出後者在可靠性方面的優勢。

🌈 NegToMe重新定義圖像生成

NegToMe是一項顛覆性的圖像生成技術,利用圖像驅動的對抗性指導方法,突破了傳統負面提示的局限,顯著提升了生成圖像的多樣性和質量。它通過降低生成內容與版權作品的相似度,解決了版權保護的問題,同時在跨域應用中也表現出色,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創意自由。

💬 X向所有用戶開放Grok AI

xAI最近宣布其聊天機器人Grok已向全球用戶開放,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AI體驗機會。用户在免費版本中受到一些使用限制,如每日圖像創作和信息發送數量的限制。這一舉措不僅吸引了更多用戶了解AI技術,也反映了xAI在推廣產品時的商業策略。

📸 Google Photos推出2024年度照片回顧

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,Google Photos推出了2024年度照片回顧功能,利用AI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體驗。通過Gemini AI,用戶可以獲得智能生成的照片標注,回顧重要時刻和拍攝數據。儘管這一功能為用戶帶來了分享美好回憶的機會,但也可能喚起一些不愉快的回憶。

🛡️ OpenAI決定與軍方承包商合作

OpenAI與安杜瑞爾的合作引發員工的強烈反響,許多人對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表示擔憂,要求更多透明度。儘管管理層強調合作僅限於防禦系統,但員工對這一界線表示懷疑。

💧 AI專家指生成式AI帶來環境問題

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環境問題,尤其是能源和水資源的消耗。凱特・克勞弗德教授在講座中指出,若不採取可持續性措施,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能耗將在一年內達到與日本相當的水準。

在這個數位與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,AI技術不斷刷新人類對可能性的想像。然而,隨著其應用的廣泛化,我們也必須面對由此帶來的挑戰,包括倫理問題、隱私保護以及環境負擔。唯有在技術進步與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,我們才能真正迎接人工智慧帶來的美好前景。

參考連結